返回

太平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0章 盟约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一把也就是1500克上下;矛头更轻,不过400克上下,全加起来也就二十吨上下,用掉的铁也就是五六天的产量。

    传统工艺制作兵器主要时间用在锻打上,而由于热处理炉、普德林炉、水力锻锤的投入使用,使得工匠们无需通过反复的锻打将铁料去除杂质,只需将优质的熟铁用锻锤打制成相应的形状,然后用热处理炉对其表面做碳化处理,然后用淬火、回火工艺,就能得到质量相当不错的铁制兵器,大大的节约了工时。每个铁匠在学徒的帮助下,每天就可以生产七十到八十支枪头,依照这个产量,已经足够在期限前完工了。

    其实制约魏聪手下工坊提升产量最大的瓶颈其实是水力机械的数量,换句话说,扩建蓄水池,推动更大更多的水力机械,而非简单的堆人力,才是魏聪发展的主要方向。而攻打山獠抓回来的俘虏、水牛以及卢萍提供的一千丁壮让魏聪可以开始实施这个新的计划。所以当卢萍依照约定来取货时,看到的正是这幅大兴土木的景象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第110章 盟约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